入冬以后,天氣漸冷,沒有什么比一頓美食更能治愈身心了。在冬季,有些食物不僅能滿足胃口,還能提供“熱量”,幫你抵御寒冷。
吃這些食物能暖身
有些食物具有增強免疫力、提高機體御寒能力的作用,非常適合冬季食用。
肉類食物 有研究表明,血液中缺鐵會增加人體對冷的敏感性,缺鐵性貧血的人冬天容易怕冷。紅肉類如羊肉、牛肉等含鐵豐富,烹飪成羊肉煲、牛肉煲來食用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從中醫角度來看,羊肉“性溫熱”,能“補益虛寒”,是我國傳統的御寒食物。建議不要攝入過多,一天控制在50—75克即可。肉類食物脂肪含量過高,有高脂血癥者應酌情攝入。
辛辣食物 烹調時,加入一些辛辣的香辛料不僅能刺激味蕾、增進食欲,還有助御寒。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增強食欲、促進血液循環、驅寒抗凍等作用。胡椒中的胡椒堿、胡椒脂堿及揮發油等具有祛風寒和濕氣的功效,特別適合濕冷時節食用。生姜味辛,具有解表散寒、溫中止嘔、溫肺止咳等功效,寒冷天氣可以喝點姜茶來暖身。需要注意的是,過量攝入辣味物質容易引起口舌生瘡、便血或肛門疼痛等癥狀,需要根據自身耐受程度控制攝入量。
含碘食物 甲狀腺素是調節人體代謝的主要激素,具有生熱效應,它能加速體內絕大多數組織細胞的氧化過程,使基礎代謝率提高、皮膚血液循環加強,進而抵御寒冷。碘是甲狀腺的合成原料之一,適量選擇含碘食物,如海魚、貝類、海帶、紫菜等有利于機體產熱。日常碘攝入不宜過量,以免引起甲狀腺疾病,對于普通人而言,一天吃100克鮮海帶就足夠。
這些食物是“熱量陷阱”
有人說“喝口酒暖暖身子”,這種說法并不科學。一些所謂的“暖身食物”,不僅無法御寒,反而帶來更多弊端。
酒 飲酒后,血管受酒精刺激擴張,令血液加速流向皮膚,帶來暖意,但這只是一時的假象。短暫的溫暖過后,由于血管無法及時收縮,反而會加快身體散熱速度,令人感覺更冷,甚至可能使人感冒。
高熱量食物 肥肉、油炸食品、起酥面包等高熱量的食物,對提高抗寒能力基本上沒什么幫助,吃多了只能轉變成身體上的脂肪,造成肥胖。
高糖食物 蛋糕、點心等高糖食物的營養素密度也很低,不利于身體產熱。吃太多高糖食物,會大量消耗體內的B族維生素,從而加重舌炎、口角炎、眼痛等上火癥狀。
|